線束就是將電線及其連接端子和其他零件組裝成一體的電子線束,而汽車線束就是汽車電路的網絡主體。汽車線束從功能上分類的話,分為運載驅動執行元件電力和電力線和傳遞傳感器輸入指令的信號線兩種。電力線是運送大電流的粗電線,而信號線是不運載電力的細電線;從使用場所來分類的話,可以分為汽車發動機線束、儀表板線束、車身線束、車門線束和前圍線束等。

汽車發動機室線束

蓄電池正極與發電機之間的連接線一般被稱為蓄電池配線。作為汽車的起動回路,需要大電流的流通,所以使用的電線也是汽車中最粗的。若直接碰到端子部會引起觸電,因此,為了安全起見,對其安裝了絕緣用的橡膠罩。

蓄電池負極與車身/發動機之間的連接線,一般稱作為搭鐵配線。各系統的搭鐵點被設置在車體中合適的部位,通過在蓄電池負極、車體/發動機之間的配線,使從蓄電池正極出來的電流必然返回到蓄電池負極。

汽車發動機艙內線束

一般發動機艙內分為發動機線束和發動機艙線束,將其分離的原因是因為在汽車裝車的最后階段要搭載發動機。發動機室的配線環境及條件相當差,因此與室內線束不同,還需要在環境上下很大功夫。為了防水,要在塑殼部分進行防水處理及充填潤滑油,在高溫部位使用耐熱電線/耐熱套管。另外在發生振動、回轉的零部件附近使用保護膠管;為了在制動及燃油的配管等狹窄的地方配線,因而使用很多扣鉤。線束裝配好之后,一般不會外露,但是是有發動機室的線束不同,打開發動機蓋就能看到。為了給用戶一種安全感,會將外裝線束也統一成與配管顏色一樣。

儀表板線束

與車身或者底盤線束連接,沿著管梁行走連接儀表板上的各種電器件如組合儀表、空調開關、收放機、點煙器等。儀表線束要連接很多的功能開關以及收放機、時鐘、顯示儀表等,若同時組裝將相當費時間,所以要將其分割,在副連接上組裝。因為安裝空間很小且相當復雜,所以使用了小型的塑殼、扣鉤、隔音材料等。

車身線束

一般是從駕駛室的左側貼著地板行走,連接油箱傳感器和后尾燈,電氣裝置主要是門窗系統與尾燈等的照明系統,回路不多。但由于車內并不平整,所以在配線的時候要相當留心,為了盡量不讓腳踩到線束,需要使用模塊塑殼等使配線合理化。

車門線束

一般將四扇車門與尾門合在一起稱車門線束,與其他線束不同的是,它還要求線束的彎曲性,所以對導線要求特別高,相同線徑要求銅絲增多;線皮材料要求柔軟。另外車門線束是同時配置在車門內外的,所以車外同樣也要求防水性能。

前圍線束

從駕駛室過來,沿著翼子板和前保險杠骨架連接前圍的電器件如側轉向燈和前組合燈,喇叭、電子風扇等。